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黄明志屌袋鼠



在网上发觉黄明志又有爆粗短片,命为“ Namewee Fuck Lynas,Today To Die ”。其内容虽然非常粗俗;然而,却道出马来西亚人民的心声。

澳州将本身都不要的稀土厂搬来我国,引起民愤沸腾。然而,我们的官老爷还沉睡在美梦中,一味以政治词汇来误导人民。政府说什么,要莱纳斯稀土厂将废料运回澳洲才批准该厂的执照,却对人民的激烈反应,视若无睹。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国阵政府仅为了区区的7亿元马币外资,而宁愿冒着在来届全国大选败选的可能性,去发出临时营运执照给该稀土厂。

黄明志的行为举止是否过火,这里不想评论;只是觉得当人民愤怒到极点的时候,也应该有权力发表本身的看法。当一个人极度不满的时候,甭说唱粗口歌,连一个政权也可能被推翻!

国阵政府如果看不到人民沸腾的不满,听不到民声,下一届全国大选将会是全国人民拒绝稀土厂的一场公投!国阵衮衮诸公,好自为之!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林冠英真的要当诸葛亮?

图片来源:当今大马


如果林冠英自比诸葛亮,林冠英比起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军事外交、奇门遁甲等学问,可真谓八字没一撇。

如果林冠英自比诸葛亮,可要知道虽然“三个臭皮匠,比不上一个诸葛亮”,诸葛亮却数度栽在司马懿的手中。最后,还让司马懿的后裔建立新皇朝!

诸葛亮或许疑惑不解,为什么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乱世,居然会轻易落入司马懿的掌心,成为其囊中物?


诸葛亮忽视了司马懿的“低调”、“沉稳”和“忍耐”,司马懿始终能够把握住,赢不能够大赢,输不能大输,攻不宜大攻,守不能大守的分寸感。当然,天命难违也是成败的主要因素。

如果不是上方谷战役的一场瓢泼大雨,熄灭了诸葛亮为司马懿准备的“坟墓”,历史就可能改写,蜀汉可能就取代了晋朝立国了。

当大雨浇灭了熊熊烈火,司马懿死里逃生。诸葛亮只能够仰天呐喊,“天不助我,助尔曹也!”。天意灭了诸葛亮“十年北伐,六出祁山”的坚强意愿,从此卧病在床,病重不起!

诸葛亮凭一生天赋的学识,一生为他人的幕僚,一生为他人作嫁衣裳;难道,林冠英甘心穷一生为人民公正党的精神领袖拿督斯里安华依不拉欣,作嫁衣?难道,林冠英为了民主行动党一圆迈向布城,执政中央的梦想,而甘心为伊斯兰党以神权治国的理念,作嫁衣裳?

故此,倘若林冠英想当诸葛亮,林冠英必须三思和全面解读诸葛亮。手指有长短,不要只挑长的拇指看。还有一点,诸葛亮虽然乃一世奇才,可惜英年早逝。他回归天国的时候,享年53岁。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自讲自爽的"王者辩论"

光华日报封面标题

原本就不期待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厉和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能够在辩论会里头辩出什么来;结果,两党的“王者”在台上真的来个各自表述,你讲你的,我讲我的。

如果这是一场辩论会,以辩论会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两位辩论员皆离体,内容零分!

至于大会定的辩论主题:“ 华人何去何从,两线制会否变成两种族制?”,在整场辩论中都没有被提及。

双方都仅按着本身早已经起草好的腹稿来向对方展开攻击,使这场辩论会有点像政治擂台;除了攻击对方的施政,就是自说自话,宣扬本身的“政绩”,只有少许的语言上的交锋。

当然,两位受英文教育的政党领导能够以华语在台上辩论,确实令人佩服。蔡细厉不用讲稿,从容自在地,按点自由发挥,却把论点呈献得头头是道,确实比林冠英技胜一筹。反观,林冠英临场表现可能有点紧张,在电视荧幕前可以清晰看见他脸额都是汗水。林冠英为了唸完事先准备好的讲稿,欠缺了辩者“ 大将之风 ”。

其实,两党都在尽量闪避对他们不利的辩题。巫统宣称代表65%马来人的权益,马华则宣称代表25%华裔。如此一来,马华公会基于政治和种族结构,不得不成为国阵老二,与巫统分权治理国家;而民联里头有人民公正党、伊斯兰党拥有多数巫裔代表,行动党即使成为民联议席最多的政党,却也一样因为政治现实而不能够主宰国家政治。凡事还得看巫裔领袖的脸色。

行动党说,马华躲在巫统的沙笼底下其延续政治生命;那么,火箭则可以被说成,一个躲在两条沙笼底下,苟且偷生的政党。

不管两线制是否形成,两种族制已经在国阵和民联两个阵营的政治体制里头形成。当华裔人口比人少的时候,形势肯定比人弱。谁当权都不会有所分别。重要的是,国阵和民联个别的政治伙伴是否能够互相尊重、平起平坐的为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努力。

如果套用林冠英在辩论中一段话的逻辑,即“ 巫统照顾华裔、马华照顾华裔、印度国大党照顾印裔,民政党不知道照顾什么人? ” 使人不禁也想问问林冠英,“ 自称照顾马来西亚各种族的公正党着重照顾巫裔、伊斯兰党照顾穆斯林和身为穆斯林的巫裔,宣称由马来西亚人组成和由多数华裔领导的行动党,是否真的代表和照顾华裔?”,行动党到底照顾什么人?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马华抗拒天兵运动升温

悬挂在士布爹马华区会旁的布条

自联邦直辖区敦拉萨镇非政府组织悬挂布条抗拒天兵之后,马华党基层抗拒天兵的声浪愈来愈烈。

就在敦拉萨镇布条风波之后的一两天,雪兰莪州万繞国会选区的马华也以强烈措词来反对“ 天兵”、“ 伞兵”、“ 逃兵 ”与 “ 败兵 ” 来抗拒雪兰莪州马华联委会主席林祥才企图移师万绕竞选国会议席的念头。

士布爹马华自蔡崇继博士以5千多票输了给民主行动党的郭素沁之后,一届不如一届。陈元虎和周紫琳在接下来的两届与郭素沁的多数票差距越来越大。士布爹国会选区变成了行动党的传统堡垒。

由于士布爹马华党务一蹶不振,党基层热衷于内部斗争多于服务人民,坊间只听到人民对“ 官务繁忙” 得兼顾国州议席选区工作的郭素沁的怨声载道,却不见马华乘势收复民心而作出努力。

新年期间,出现了以士布爹国阵主席特别事务官身份到处悬挂布条贺年的王晓亭,搞到连郭素沁被记者问起的时候也表达了“ 不知道她是谁?”的反应。全国大选前夕,临时推出一位鲜少在士布爹服务,甚至活动的准候选人,叫人民如何知道她是何方神圣?马华又如何能够赢得民心?

不管王晓亭是马华联邦直辖区妇女组州秘书或女青年的高职,她还是在政坛欠缺火候的候选人。她来自联邦直辖区蒂蒂旺沙区会,当然也吻合了“ 天兵 ” 的身份。让士布爹马华区会的基层党员觉得蛮不是味道。当他们被讽刺马华连一位像样的候选人和“ 炮灰” 都派不出来的时候,更加咬牙切齿。

昨日,士布爹国会选区内悬挂了20多条由当地社团“ 全力支持陈元虎竞选士布爹议席 ” 的横幅,以白布黑字陈述;是否另有含义则不得而知!不过,肯定的是,这只是一个开端,好戏在后头!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没有中央领袖出席的马华州团拜

马华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新春大团拜横幅

马华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于2月11日在敦拉萨镇所主办的新春大团拜,获得几千位居民的参与,还算圆满及成功。

然而,在有关庆典主办的期间,区内出现了许多敦拉萨镇非政府组织拒绝马华派遣天兵出征该国会选区的横幅和布条,使相关活动蒙上了黑点。

除此之外,许多联邦直辖区马华州领导层和基层党员亦同时收到一则短讯。短讯的内容如下:

“ 联邦直辖区主办的新春团拜得不到党中央领袖的注重及支持,为何会这样的?难道中央的领袖不需要协助本州吗?也没有一位领袖出席团拜,难道中央领袖不需要本州的票了吗?还是BTR是黑区了?如是,就恭喜各位中央领袖了。”

马华基层党员投诉,敦拉萨镇国会选区除了出现“ 反天兵 ” 的横幅,也出现了让人莫名其妙的横幅布条。该布条出现了3个大头照,却没有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厉、州主席拿督斯里陈财和与及区会主席周连琼上议员的肖像。

横幅的照片中除了据称是敦拉萨镇马华区会推荐的3位准候选人的两位,即区会秘书符策勤和华总副总秘书陈耀星,却看不见推荐名单名列前茅的州主席拿督斯里陈财和的公子,陈国永。是谁擅自决定陈国永没有机会上阵敦拉萨镇国会选区了?

甚至连被喻为“ 天兵 ” 的汤木也没有出现。汤木不是马华党中央执意要的国会候选人吗?令人质疑的是,在布条出现和占据重要位置的,反而是敦拉萨镇马华区会财政,拿督斯里李伟明。

马华基层党员认为,敦拉萨镇马华区会的山头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太过强烈。中央领袖极可能是因为筹委会不尊重他们,没有诚意邀请他们,才会决定不出席,并对活动不闻不问!

敦拉萨镇马华区会可能认为国阵在该国会选区已经胜卷在握,才因而没有团队精神去面对来届大选的挑战。常言有道,骄兵必败。马华在还没有迎敌之前已经像一盘散沙,各自为自己的利益盘算,如何胜选?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黄洁冰“不雅照”又曝光?



图片来源:thenutgraph.com
随着黄洁冰的前男友海尔米马力(Hilmi Malik)在新家坡的巴丹岛被捕,亲巫统部落客又在他们的部落刊登一些疑似黄洁冰的“不雅照”。

这些照片乃限制级,儿童不宜。为了避免让人觉得噁心或转载进一步伤害黄洁冰的不雅照片,网友可以自己浏览相关部落,http://medan-info-kita.blogspot.com

雪兰莪州行政议员黄洁冰在有关事件上乃遇人不淑的受害者,理应不能够将之与政治混为一谈。然而,这些马来部落客似乎无所不用其极,刻意在其前男友被拘捕的当儿,再次公布一些早前未曾曝光,更露骨和不堪入目的照片。

有关照片的真假,只有该部落客和黄洁冰本人知道。照片的真伪不重要,追不追究由黄洁冰自己决定。我们仅希望马来西亚的政治能够趋向健康的竞争,而不是一味以肮脏龌龊的政治伎俩打击对方。








注:相关部落客于昨天下午已经将一些特写照片由其部落以“刊登时限”为由删除。14/2/12.10:26 am

情人节的起源



有关情人节的起源有两种传说,都与基督传教士有所关联。也因为如此,一些思想狭隘的宗教狂热份子企图阻止其信徒庆祝情人节。

据第一种传说,节日命名的起源于19世纪末,一位古罗马青年传教士Valentine冒险传教时被捕入狱。他的行为感动了老狱吏及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并获得他们的悉心照顾。行刑前,Valentine写了一封信给失明女孩示爱。在他被处死当天,失明女孩在他的墓前种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寄托情思。他处死那天是214日,从此“情人节”就定在每年的214日。不过,这种传说却被认为没有广泛被接受。

虽然众说纷纭,比较让人们接受的是《世界书籍百科全书》里头的说法。据说在公元200年期间,圣瓦伦丁是个罗马传教士,违反了当时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禁止年轻男子结婚的命令,秘密为年轻和将当兵的男子主持婚礼;被皇帝认为瓦伦丁妨碍他培育未婚男子成为更优良士兵的努力,将他处之予死刑。

瓦伦丁最后于公元269214日被处决。后人就于每年的214日纪念这位撮合天下有情人的“圣者”,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情人节”。

其实,天主教于1969年的第2次梵蒂岡大公会议后的典礼改革上,因为整理了一些在史实上不知是否真实存在的人物以后,就已经废除了圣瓦伦丁日。现在的天主教圣人日历已经没有圣瓦伦丁日 St. Valentine’s Day )。

由于情人节的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并以天主教传教士和基督教的“圣人”来命名,让中东国家和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认为此节日与宗教庆典有密切的关系,进而禁止国人或穆斯林庆祝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