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国阵 , 马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国阵 , 马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马华政改路茫茫


拿督斯里廖仲莱接棒领导马华公会,成为该党总会长以来,华社并没有感觉到马华政改的毅力和决心。相反的,华社仅仅对他寄予同情,廖氏一当交通部长,就发生了MH 17 被击落事件,让他忙得团团转,喘不过气来。

当然,也有人说,这起空难事件,无形中帮了廖氏一个大忙,让党内的异议份子,暂缓了对他这位新任总会长的攻击。

如果以个人表现来作比较,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在处理重大课题上反而比较称职。虽然后者身为“空壳”首相署部长,只掌管那些隶属其他部长的部门和项目,却让华社觉得,他才是一位“敢怒敢言”,敢以声讨行政偏差的同僚,为民打抱不平的马华领袖。

一个部门的两起MH事件,MH 370MH 17,并不能够成为廖仲莱在华社的关键表现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ex);他必须在忙于部长日常事务的当余,在处理华社课题上有所表现,从而赢得党内外的掌声。如果,廖氏仅仅在与华团华社交流会上滔滔不绝的发表伟伦,最终只会沦为一位“口号”总会长。

廖仲莱不像敦林良实和丹斯里黄家定,在领导期间,他们在全马各地的马华区会安插了不少类似“东厂”情治单位的朝廷密探,对“皇上”忠心耿耿,大小事务密报“朝廷”,让“主公”对党内人事掌握得滴水不漏。

也因为如此,廖仲莱应该知道本身在马华总会长宝座的竞选中,只仅仅比对手颜丙寿多获得160张中央代表的选票;来届党选,只要有80位以上的中央代表对廖仲莱的表现有所不满,他的政治前途则会寿终正寝,无法如愿领军迎战第14届全国大选了。

廖仲莱的政治班底大多数来自前马华署理总会长丹斯里陈广才,和黄家定的残余势力;他的政治智囊团在党选期间,让廖氏“海纳百川”,只要对方有选票和肯支持,所有“要求”一律“来者不拒”,拍胸膛承诺。如今,一年领导期即将过去,他还在忙于“感恩”,还“人情债”!

马华党内开始有人问,“说好的政治改革呢?”;基层已经开始不耐烦,一年的时间即将过去,还没有看见一些具体的革新改变。他们只是发觉,党内“有功人士”一位接一位在各别的州属,获得州统治者的勋衔封赐!

廖仲莱应该知道,举凡有一位“得意者”,必定会同时产生许多“失意人”,如果他在相关“感恩回馈”的一系列行动中忘了安抚那些占多数的失意人,后果可真不敢想像。


希望,马华的领袖们尽快能够开启“革新”的列车,脚踏实地的改革;最为重要的是,华社和选民必须感觉到马华的诚意,才会在来届全国大选重新考虑,把手中一票投给国阵马华!






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马华,开始备战雪州闪选了吗?


如果雪兰莪州务大臣丹斯里卡立依布拉欣逼于无奈,宣布解散雪州议会,马华是否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备战状态,抑或它是否能够继续获得国阵老大巫统的肯首,延续传统,竞选14个州议席,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马华自第13届全国大选,连仅存的两个州议席也输掉之后,一直低迷消沉,走不出惨败的阴影。过去一年以来,马华党基层领袖因为不入阁,连仅有的中央政府资源也不能够获得来推动党务和服务民生,许多服务中心不是关闭,就是缩短和减少开放时间‘间接导致人民开始习惯没有马华的日子。

马华于505全国大选在雪州竞选14州议席,只有7个议席输给敌对党少于1万的多数票。如果省略掉选民人数与及巴仙率来看,这几个输得稍微少的议席是适耕庄、新古毛、万桡、加影、班达马兰、直落拿督和双溪比力。其中,以适耕庄的2239张,双溪比力的1972张和新古毛的1702张所输掉的多数票最为接近。

当然,这也意味着这3个州议席选区在即将来临的雪州闪电州选举中,最有机会能够让马华打一场翻身战,让这3个州议席重回马华国阵的怀抱。

在这3个州议席当中,双溪比叻和新古毛这两个在2008年全国大选马华仅存的政治据点,竟然因为区会的人事纷争、内部干戈和领袖的漠视,没有即时加以解决问题而倒伐相向,拱手将江山断送!

雪州马华人才济济。党领导层只要用对了人,团结了内部,该党即使不能够为雪州国阵贡献太多的州议席,也不至于再次沦为国阵友党的笑柄。然而,在廖仲莱领导下的马华公会,特别是雪州马华已经开始备战了吗?

如果雪州马华的衮衮诸公,还没有走入民间,却又开始磨拳擦掌,意图争取出线成为候选人,届时雪州议会还没有解散,马华内部已经成为一盘散沙,又再次输在自己人手中!

马青总团长张盛闻早前为马青团员争取在“黑区”上阵,贵为雪州马青州团长的他应该了解,雪州14个马华的州议席选区,没有一个是属于安全的“白区”。如果他认为,马青大可随意挑选意属的“黑区”出征,他会发觉自己犯了极之严重的错误。

许多地方领袖,他们将选举当作一门生意,即使不获支持、即使没有胜算,都会争着成为候选人,以发选举财!又或许,他们宁可玉碎,不可瓦全,让自己敌对阵营的候选人败选!

在闪电大选还没有成为事实之前,马华是否已经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始部署基层,走入民间,了解民困?该党领袖们除了口喊为闪选备战,实际的准备工作到底做了多少?我们看到的,雪州马华还是停留在2008年以前,悠哉悠哉的,还没有放下执政党的身段!雪州马华一天当不了雪州反对党,扮演不好在野党的角色,就不会得到雪州子民的支持!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马青,你怒吼吧!

马青总秘书梁捷顺与旅游部长拿督斯里纳兹里的口角之争乃国阵茶杯里的小风波,却意外地让人警觉马华在国阵这个执政联盟里面的地位已经日益式微。

梁氏的文告,直批纳兹里支持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在禁止外劳掌厨的课题上,博取个人宣传的意味多于真心支持;也间接指责纳斯里不了解本身为旅游部长,其言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央政府的立场,在搞不清楚事实情况下贸然支持敌对阵营所实施的政策。

梁氏却忽略了,拥有足够表演平台的纳兹里不是在博取个人宣传,纳兹里只是在有关课题上与“沙褒兄弟”,林冠英站在同一立场,声援而已。如果马青有种、有做功课,就应该收集纳兹里在过去十多年以来,为民主行动党站台,协助火箭赢取宣传的记录,以向国阵和巫统作出正式的投诉!

纳兹里和其巫统同僚支持火箭这个敌对党的例子多不胜其数。为何马青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做功课?纳兹里连马华领袖和前首相敦马哈迪都不放在眼里,他又如何会对马青的文告动容?

不管马华入不入阁、当不当官,华裔已经麻木了。在他们的心目中,马华领导层因为穷于应付内部纷争而与民情脱节;马华在入阁时一味高喊要“当家当权”,使华社警觉本身的权益,马华在政府的权力分配,已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渡万重山”了。当华团领袖、华裔社会在各类活动认同马华重新入阁的功能、歌功颂德的时候,这个华裔政党的权力已经所剩无几!

除了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仲莱掌管看似颇为重要的交通部之外,署理总会长魏家祥所担任的首相署部长,实际上只掌管一个拥有70多位新村发展官的新村组(Bahagian Kampong Baru),组别秘书(Setiausaha Bahagian)当主管,一年仅仅5千多万的拨款小组部门而已。而在华人中小型企业方面,他只能够和贵为贸工部副部长的马华副总会长,李志亮讨论和打点如何处理课题;而当李氏面对难题时,再由魏家祥与部长慕斯达法商讨解决方案的可有可无角色。

如果纳兹里与林冠英同声同气冒犯了马青,马青更应该为获得“鸡肋”官职的马华署理总会长魏家祥与及不获委任官职的马青总团长张盛闻打抱不平!


毕竟,政治是现实的,你能够赢取议席,你就能够像东马政党般“声大夹恶”,争取权高位重的正副部长官职!马青当务之急是如何做为马华的党先锋,走入华裔社会年轻人的圈子,了解华裔青年的困境,从而争取支持!若然,马华会继续被人唾弃、继续被人瞧不起!